为了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与卫生,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本《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制度》。该制度旨在规范医用织物的清洗、消毒流程,确保所有用于医疗场所的织物均达到严格的卫生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各类医用织物,包括但不限于床单、被套、枕套、手术服、病号服、毛巾以及手术巾等。
二、基本原则
1. 安全性优先:所有操作必须以保证医疗安全为首要原则。
2. 科学性原则: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采用科学合理的洗涤和消毒方法。
3. 环保节能: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具体操作流程
(一)收集与分类
- 医用织物应由专人负责收集,并根据使用情况分为普通感染风险织物和高风险感染织物两类进行分开处理。
- 收集过程中需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二)预处理
- 对于明显污染或有血液、体液等特殊标记的织物,在送至洗涤中心前应先进行初步清理,去除表面污渍。
- 使用专用工具将可拆卸部件分离出来单独处理。
(三)洗涤程序
- 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根据不同材质调整水温(一般建议60℃以上)。
- 洗涤设备需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 每批次洗涤完成后应对机器内部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四)消毒措施
- 高风险感染类织物须经过高温蒸汽灭菌或其他有效物理化学手段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
- 普通感染风险织物也需按照规定程序接受适当的消毒处理。
(五)干燥与整理
- 干燥时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织物损坏。
- 整理后的成品应当整齐摆放,便于后续分发使用。
四、监督管理
- 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 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包括每次洗涤的数量、时间、负责人等信息。
-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流程。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医用织物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