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唐睢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2025-05-15 07:53:30

问题描述:

唐睢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5 07:53:30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这篇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企图吞并安陵国的故事,而唐雎作为安陵国的使者,成功地维护了国家尊严,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唐雎的机智与胆略,还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

首先,文章开篇便交代了背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这里可以看出秦王的野心勃勃,他以交换土地为借口,实际上是为了吞并安陵国。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显示了对唐雎的信任与期待。

接着,唐雎与秦王之间的对话成为文章的核心部分。当秦王质问唐雎为何不肯答应时,唐雎从容应对:“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这句话表明了唐雎立场坚定,即使面对强权也绝不妥协的态度。随后,唐雎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通过对比历史事实,强调了安陵国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得到了贤人的辅佐,从而间接批评了秦王的侵略行为。

在文章高潮部分,唐雎用“布衣之怒”的典故反击秦王:“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这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敢无畏,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最终,秦王被唐雎的气势所震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愿意尊重安陵国的独立地位。

从文学角度来看,《唐雎不辱使命》的语言简洁有力,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唐雎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使者,在强权面前毫不退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正义、捍卫尊严的精神风貌。同时,该文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应当坚持原则,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需要具备智慧和勇气来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唐雎不辱使命》不仅仅是一篇历史故事,它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并从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与考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