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希望学生们能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与情感。《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座古老的房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问:“如果有一座老屋,它会是什么样子?它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指导正音,特别是“暴”、“凑”等容易读错的字。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细读品味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特点及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屋总是没有倒下?”鼓励他们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3. 结合插图,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老屋模样,增强画面感。
四、拓展延伸
1. 组织讨论:“你认为老屋的精神值得学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创作一个小故事,讲述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事物或者人物的经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回顾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
2. 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尝试仿写一段话。
2. 将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分享快乐。
通过以上步骤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