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悄然升起,洒下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大地。古往今来,“月”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寄托着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而我,也在这轮明月下,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月是故乡明。
小时候,每逢中秋佳节,奶奶总会搬出一张小木桌,摆在院子里,上面摆满各种水果和月饼。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那轮圆月。奶奶常说:“月亮最亮的时候,就是家乡最美的时候。”那时候年幼的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只觉得奶奶的笑容在月光下格外温暖。后来渐渐长大,才慢慢体会到这句话背后藏着的深意。
离开家乡后,我才发现,无论身处何地,心中的那片土地始终牵绊着我。每当我站在异乡的街头,看到别人一家团聚时,心底便会涌起一阵酸楚。尤其是在寂静的夜晚,望着天边的明月,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儿时的画面:奶奶慈祥的脸庞、母亲忙碌的身影,还有父亲讲笑话时爽朗的笑声……这些记忆如同电影般一幕幕闪过,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原来故乡不仅仅是一方水土,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属。
记得有一次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那里也有美丽的月色,但不知为何,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或许是因为少了家人的陪伴,或许是少了那份熟悉的气息。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为什么古人总爱咏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这轮明月,不仅承载着他们的思念,也提醒着他们要回到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
如今,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但我依然会常常想起故乡的小路、田野和炊烟袅袅的村庄。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月光,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呼唤。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乡愁吧。
有人说,人生如旅,最终还是要归于起点。而我则相信,无论走多远,只要心中有月,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月是故乡明,它永远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
愿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这明亮的月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慰藉。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