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二、目标任务
1. 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明确保护区范围,并设置明显的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
2. 消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类环境安全隐患,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突出问题。
3. 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
1.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巡查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对违反规定进入保护区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3. 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二)推进综合治理
1.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治理措施,如对于工业废水排放超标的企业责令停产整顿直至符合标准为止;对于农村地区则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减少面源污染。
2.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
3.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 根据需要增设必要的取水口防护设施以及备用供水系统,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证正常供水。
2.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与实时监控等功能,方便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以及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3.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进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差距。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2. 资金保障方面:争取上级财政拨款支持的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另外还需建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专款专用。
3. 技术支撑方面:邀请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结语
总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全力以赴投入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事业当中去,力争早日实现预期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