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决策部署,贵州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进一步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其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前期的努力,许多贫困群众已经实现了从山区到城镇的搬迁安置,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搬迁群众仍面临就业难、增收渠道窄等问题。为此,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应运而生,力求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脱贫成效。
二、主要政策措施
1. 优化安置点布局
- 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安置点,确保基础设施完善。
-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市场等,满足搬迁群众的基本需求。
2. 强化技能培训
- 针对搬迁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业项目,鼓励自主创业。
3. 拓宽就业渠道
- 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入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 组织劳务输出对接活动,帮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将符合条件的搬迁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 提供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多方面的帮扶措施。
5. 加强社区治理
- 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增强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感。
-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就业率稳步增长,收入水平持续增加;
- 社区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得以巩固;
- 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总之,贵州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将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