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并能运用这一理念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将大问题分解为小步骤,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乐观的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文中的意义及其对生活的启示。
- 难点: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并提前布置学生预习。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文章背景介绍、关键词解析等内容。
3. 准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案例或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攀登高山的小故事,比如:“当人们站在山脚下仰望巍峨的高山时,往往会感到害怕。但其实,只要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最终就能到达山顶。”以此引出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提问:“文章讲述了怎样的经历?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
2. 梳理结构
引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例如:
- 第一部分(开头):描述了“我”和其他孩子一起攀岩的经历。
- 第二部分(中间):详细叙述“我”被困悬崖的经历以及父亲帮助的过程。
-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感悟,强调“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要性。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关键语句
提问:“文中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为什么?”重点讲解“不要想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迈出一小步”这句话的意义。
2. 角色扮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文中的人物角色,模拟当时的情景,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
3. 联系实际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并思考是否可以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来应对。
四、拓展延伸
播放一段关于登山运动员挑战极限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完成任务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功背后有哪些共同点?”
五、课堂总结
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哲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脚踏实地地走向目标。
板书设计
```
走一步再走一步
1. 初遇困难——恐惧与无助
2. 父亲指导——化整为零
3. 成功脱险——信心倍增
4. 生活启示——勇敢前行
```
作业布置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2. 收集两个类似的励志故事,在下节课上分享给同学。
以上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希望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