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小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

2025-05-25 05:24:56

问题描述:

小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5 05:24:5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2.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成的。

3.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讲述故事内容。

二、活动准备:

1.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或者动画视频。

2. 小蝌蚪、青蛙妈妈及其他动物角色的头饰若干。

3. 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1)播放轻音乐,带领小朋友一起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手臂、扭动身体等,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什么样呢?”引导孩子们回忆并描述小蝌蚪的样子。

2. 观看故事:

(1)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孩子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比如小蝌蚪如何游来游去寻找妈妈,遇到了哪些动物等。

3. 角色扮演:

(1)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小蝌蚪、鸭子、乌龟、鱼等)。

(2)指导孩子们戴上相应的头饰,按照故事顺序进行表演。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表演。

4. 总结分享:

(1)表演结束后,请几位小朋友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有趣的故事,知道了小蝌蚪经过努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青蛙。希望小朋友也能像小蝌蚪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成长的路上不断进步!

5. 拓展延伸:

(1)回家后可以继续查找关于青蛙的知识,比如青蛙吃什么、住在哪里等问题。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今天学到的内容,比如画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四、注意事项:

1. 在活动中注意保护好小朋友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等情况。

2. 对于胆怯不敢发言的孩子要多加鼓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

3. 教学过程中保持耐心细致的态度,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小蝌蚪找妈妈》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发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