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2. 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3.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李白的一些著名诗句,比如“床前明月光”等,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李白的另一首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三、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诗中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四、细读品味
1. 解释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释“左迁”的意思(贬官),了解背景:王昌龄因事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李白在远方得知此事,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慰藉。
2. 逐句解析:
- 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春天的景象,杨花飘落,子规鸟啼叫,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 听道龙标过五溪:告知友人已经经过五溪,表明距离遥远。
- 我寄愁心与明月: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明月,想象明月陪伴友人前行。
- 随风直到夜郎西:希望明月能一直跟随友人到夜郎西(今湖南西部)。
3. 修辞手法:拟人,将明月赋予人的感情,让它成为传递友情的使者。
五、情感探讨
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身处类似情境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课堂练习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
1. 查找其他关于友人离别的古诗词,比较它们的情感表达方式。
2. 尝试用现代汉语改写这首诗,保持原诗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并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真挚的情谊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