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水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矿井探放水规定》应运而生。该规定详细规范了矿井探放水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技术标准,为煤矿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
根据《矿井探放水规定》,煤矿企业在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对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档案。对于存在突水危险的区域,应当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设置防水闸门、构筑防隔水煤柱等。同时,在实际生产中,还要求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矿井探放水规定》还强调了探放水工程的重要性。当遇到老空积水、断层破碎带等情况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探放水作业,确保将地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内。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各项记录,以便于后续检查与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矿井探放水规定》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煤矿企业需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并且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针对水害事故的应急演习,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团队协作水平。
总之,《矿井探放水规定》是一部旨在加强矿井安全管理、减少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法规。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实用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此规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矿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