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文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上种种虚伪、腐朽的现象。通过阅读和分析《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
精彩片段一:范进中举后的变化
原文摘录:
忽一日,邻居来报:“范老爷中了!”……只见那张乡绅走进房来,满面笑容,说道:“世先生!恭喜恭喜!今日荣登金榜,将来必是朝廷重臣啊!”范进听了,忙起身答礼,又再三谦逊,说不敢当如此厚爱。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刻画了范进中举后身份地位发生巨大转变的情景。原本贫困潦倒、备受冷眼的范进,因中举而瞬间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张乡绅的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从最初的冷漠到后来的阿谀奉承,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利禄的盲目崇拜。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科举制度下人们趋炎附势的心态,也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异。
精彩片段二:严监生临终遗言
原文摘录:
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位亲人不曾见面?”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接着猜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头又摇了两三摇。奶妈抱着哥儿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
赏析:
这段描写堪称全书的经典之一。严监生在生命垂危之际,却因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这种极端吝啬的行为让人啼笑皆非。然而,透过这一细节,我们看到了一个被金钱束缚的灵魂,他的吝啬不仅是性格使然,更是封建社会价值观畸形发展的产物。这一场景通过夸张的手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练习题
1. 范进中举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 严监生临终时为何要伸着两个指头?这一细节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 范进中举前贫穷落魄,受人歧视;中举后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受到张乡绅等人的巴结。这说明科举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社会上的势利风气。
2. 严监生临终时伸着两个指头是因为他舍不得灯盏里多点的一根灯草,这一细节表现了他的吝啬成性,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某些人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贪婪。
通过对以上精彩片段的赏析与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儒林外史》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认真研读这部作品,并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