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3:27:49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七年级作为文言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言词汇、句式和常见的语法现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以下是一篇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并附有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题目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期日中: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友人”为什么感到“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参考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期日中:约定时间

(2)去后乃至:离开

(3)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 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答:到了中午还没到,就是不守信用。

(2)元方入门不顾。

答: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门。

3. 文中“友人”为什么感到“惭”?

答:因为元方指出他不守信用、对人不礼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感到羞愧。

4.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做人要讲信用,尊重他人,不能失信于人,更不能无礼待人。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七年级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建议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多查词典、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并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判断,从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技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