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公(歌表演)】在乡村的某个小角落,每当夕阳西下,村头的老槐树下便会聚集一群孩子。他们围坐在地上,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一位老人——那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公公”。他不是村里的长辈,却比谁都受人尊敬。他的名字早已被遗忘,但“老公公”这个称呼却成了他最真实的标签。
老公公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嗓音洪亮。他最喜欢的就是唱歌,尤其是那些老歌,唱起来仿佛能让人回到过去。有人说他是年轻时当过戏子,也有人说他只是个爱唱歌的普通农民。不管怎样,他的歌声总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华。
每天傍晚,孩子们都会跑到老槐树下,等着听老公公唱歌。他不拘一格,有时唱的是《茉莉花》,有时是《小放牛》,偶尔还会来一段评弹,抑扬顿挫,引得众人连连鼓掌。他从不收费,也不图什么回报,只是单纯地享受唱歌带来的快乐。
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外地的文艺团,想要录制一些传统民歌。他们听说了老公公的事迹后,特地找到他,请他演唱。那一次,老公公站在舞台上,面对镜头,没有一丝怯场。他的声音穿透了整个礼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老公公”,而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从那以后,老公公成了村里的“明星”。孩子们更加喜欢听他唱歌,村民们也纷纷向他请教唱歌的技巧。但他始终保持着那份朴实与谦逊,他说:“我只是个爱唱歌的老头,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欢乐,我就知足了。”
如今,老槐树依旧挺立,老公公的歌声依旧回荡在村中。他的故事或许不会被写进史书,但他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是一段温暖而难忘的记忆。每一次的“歌表演”,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也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