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了解兔子先生在散步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经历,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学会简单描述事件经过。
3. 语言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倾听与复述能力。
4.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不随意离开大人视线。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含兔子先生及其他动物形象)
- 道具:小兔子头饰、树叶、花朵等
- 背景音乐(轻柔自然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兔子头饰,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兔子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兔子先生,他要去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2. 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兔子先生决定去森林里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看到一朵美丽的花,他停下来闻了闻;又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他跳了跳,开心极了。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原来是小刺猬在吃果子。兔子先生友好地打招呼,小刺猬也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分享水果。他们一起玩了一会儿,太阳渐渐升高,兔子先生觉得有点累了,于是他回家休息了。”
3. 提问互动(5分钟)
- 兔子先生去干什么了?
- 他在路上遇到了谁?
- 他们做了什么?
- 你觉得兔子先生开心吗?为什么?
4. 复述与表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兔子先生和其他动物,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兔子先生,你会在散步时做什么?你希望遇到哪些朋友?”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激发想象力。
四、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角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 开展“我最喜欢的小动物”绘画活动,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
- 在户外活动中组织“小动物散步”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游玩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案以故事为载体,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既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生活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