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为规范学校建设项目的管理流程,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及修缮等建设项目,涵盖立项审批、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质量监督、资金使用、验收结算等全过程。
一、总则
学校建设项目应遵循“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水平。所有建设项目须经校务会议或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项目立项与审批
1. 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设项目申请,填写《建设项目立项申请表》,并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
2. 项目申请需经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初审,报校领导审批。重大或涉及资金较大的项目应提交校务委员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3. 审批通过后,由基建部门牵头,联合财务、审计、后勤等部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三、设计与招标管理
1. 建设项目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设计方案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学校实际需求。
2. 施工单位的选定应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招标文件应明确技术要求、合同条款及质量保障措施。
3. 招标结果须经学校纪检、审计等部门审核,确保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四、施工过程管理
1. 建设项目开工前,应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各方责任,签订施工合同及安全协议。
2. 施工过程中,由学校基建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定期检查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管理情况。
3. 对于隐蔽工程、关键节点及重要材料,应进行专项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五、质量与安全管理
1. 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
2. 施工期间应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工程监理单位应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跟踪。
六、资金使用与审计
1. 建设项目资金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严禁挪用或超支。
2. 财务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透明。
3. 项目完工后,应由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理。
七、竣工验收与档案管理
1. 工程完工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形成书面验收报告。
2. 验收合格后,办理产权登记、资产移交等相关手续。
3. 所有项目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合同文本等)应归档保存,便于后期维护与审计查阅。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基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学校建设项目有序、高效、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