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原文及赏析】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以婉约细腻、情感真挚著称。在众多作品中,《鹧鸪天·桂花》以其独特的意境与深沉的情感,成为她咏物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二、内容解析
这首词以桂花为题材,通过对桂花形态、香气、品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桂花高洁、不争、内敛品质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1. “暗淡轻黄体性柔”:开篇便描绘了桂花的颜色——淡黄而柔和,既不艳丽夺目,也不张扬,体现出一种低调、内敛的美。这里的“体性柔”不仅指花的形态,也暗示了作者的性格与心境。
2. “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虽不张扬,却香气悠远,即使不为人所见,其芬芳依旧留存。这句诗既有对桂花的赞美,也隐含了作者对自身才华不被世人重视的感叹。
3.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李清照认为,桂花不需要像其他花那样用鲜艳的颜色来吸引目光,它本身就已是花中上品。这里不仅是对桂花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内在品质的推崇。
4. “梅定妒,菊应羞”:梅花和菊花一向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但在这里,李清照认为它们都比不上桂花。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桂花的独特之处。
5. “画栏开处冠中秋”:桂花盛开于中秋时节,象征着圆满与丰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最后两句略带讽刺意味,指出古代文人(如屈原)未能将桂花收入诗篇,实为遗憾。这既是批评,也是自我安慰,表达出一种孤高与无奈。
三、艺术特色
1. 借物抒情:整首词看似写花,实则借花抒怀,通过桂花的高洁、不争、清香,寄托了作者对自身才华与命运的思考。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李清照的语言素雅含蓄,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3.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通过与梅花、菊花的对比,突出桂花的独特品格,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四、结语
《鹧鸪天·桂花》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它展现了李清照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也反映了她在逆境中坚守自我、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桂花的芬芳,更是李清照内心的坚韧与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