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这句话初读起来仿佛是一首诗,又像是一个谜。它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却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深沉的文化气息与诗意的联想。这正是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所引发的思考——如何在看似无关联的词语中,构建出一篇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
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某人或某物的某个特征”展开写作,而“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则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文化、历史、情感与审美的多重维度。考生若能从这一句中提炼出主题,便能在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思考。
首先,“一横长城长”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符号——长城。它不仅是一道地理上的屏障,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的“一横”,不仅是形状的描述,更是一种时间的延续,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积淀与传承。每一个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段城墙都在诉说着故事。这种“长”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延伸,更是时间上的厚重。
其次,“一点茉莉香”则带来一种柔美、细腻的情感体验。茉莉花,洁白如雪,香气淡雅,常被用来比喻纯洁、温柔、含蓄的情感。它不像牡丹那样张扬,却在不经意间沁人心脾。这一点“香”,或许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在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下,依然存在着温柔、细腻的情感之美。正如中华民族的精神,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柔软的一面;既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在写作中,考生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自己与“长城”或“茉莉”的故事。比如,一次参观长城的经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或者一次与茉莉花相关的回忆,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责任感。
当然,作文不仅要内容充实,语言也要优美流畅。可以适当引用诗词、名言,增强文章的文学性与感染力。同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逻辑的严谨,避免空洞的抒情与泛泛而谈。
总之,“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不仅是一个作文题目,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引导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文化的深邃,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正是高考作文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以文载道,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