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跳房子》游戏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跳房子》游戏活动
二、适用年龄:
3-6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跳房子”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
3. 激发幼儿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4.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四、活动准备:
1. 地面用粉笔或胶带画出“跳房子”的格子图案(可按幼儿年龄调整大小)。
2. 准备小石子或沙包若干(用于投掷)。
3. 安全软垫若干,放置在游戏区域周围以确保安全。
4. 音乐播放设备(可选,用于活跃气氛)。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否玩过“跳房子”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玩过‘跳房子’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先向幼儿介绍“跳房子”的玩法:
- 将石子或沙包放在第一个格子中,幼儿单脚跳入格子,将石子踢到下一个格子,依次进行。
- 跳的过程中不能踩线,也不能双脚落地。
- 若失误则换人继续。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确保幼儿理解规则。
3. 分组游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轮流进行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 鼓励幼儿互相加油,培养合作精神。
- 对于动作不熟练的幼儿,给予耐心指导和鼓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
游戏结束后,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操,如深呼吸、伸展运动等,帮助身体恢复。
5.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感受:“你最喜欢跳房子的哪个部分?”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游戏场地平整、无尖锐物品,避免幼儿摔倒受伤。
2. 根据幼儿体能差异,适当调整游戏难度。
3. 注意游戏节奏,避免幼儿过度疲劳。
4. 强调游戏中的安全规则,如不推搡、不抢夺。
七、延伸活动建议:
1. 可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跳房子”图案。
2. 组织幼儿观看传统游戏视频,了解不同地区的跳房子玩法。
3. 在户外活动中增加类似跳格子的游戏,提升幼儿的运动兴趣。
八、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传统游戏“跳房子”,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了规则与合作。今后可以结合更多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