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总结】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执行水平,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当前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操作的执行情况,并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采取了现场观察与数据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多个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及ICU等重点区域。调查过程中,观察员根据《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对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处理污染物后等关键节点的手卫生行为进行了系统记录。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整体手卫生依从率约为72%,其中急诊科和ICU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而部分普通病房则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医护人员在忙碌时忽略手部清洁、个别人员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准确、以及部分人员对“五步洗手法”不够熟练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 加强培训与宣教: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正确洗手方法和重要性的认识。
2. 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科室洗手设施、手消毒剂等用品充足并易于取用,减少因资源不足导致的操作疏漏。
3. 建立监督机制:设立手卫生监督小组,定期抽查并反馈结果,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4. 强化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标语、案例分享等方式,营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
总体来看,尽管目前手卫生依从性仍有提升空间,但通过不断努力和持续改进,有望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水平,从而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此次调查不仅是一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更是一次推动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手卫生工作的落实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措施,为构建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