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送别诗。这首诗写于其弟苏辙(字子由)奉命出使契丹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弟弟远行的不舍与牵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全诗如下: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别更沾巾。
平生未报君恩重,一去空令故里贫。
万里风沙非我土,十年羁旅客中人。
欲将心事托归雁,却恐南飞不识津。
一、内容解析
首句“云海相望寄此身”,以“云海”比喻天地辽阔,兄弟二人虽身处异地,但心意相通。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暗示了彼此之间距离之遥。“寄此身”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仿佛身体被隔绝在远方。
第二句“那因远别更沾巾”,意思是:即使远别,也不必太过悲伤,泪湿衣襟。这看似豁达,实则更显深情。诗人用反语的方式,表达对离别的沉重情绪。
第三句“平生未报君恩重”,是诗人自责自己未能为国效力,辜负了朝廷的恩遇。这里也暗含对弟弟的期许,希望他能在异域之地尽忠职守。
第四句“一去空令故里贫”,意指一旦远行,家乡便因失去亲人而显得更加冷清。这种情感不仅限于个人,还带有对家庭、乡土的深切眷恋。
后两句“万里风沙非我土,十年羁旅客中人”,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长期漂泊的艰辛。诗人借此表达对弟弟前途的担忧,也反映出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最后两句“欲将心事托归雁,却恐南飞不识津”,诗人想把内心的话托付给南飞的大雁,但又担心它们无法找到归路,表达了对沟通无门的无奈与失落。
二、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整首诗感情真挚动人,既有对亲人的牵挂,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2.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云海”“风沙”“归雁”等意象,营造出苍凉、辽阔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语言凝练:苏轼语言简练,却富有韵味,每一句都饱含深意,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三、主题思想
《送子由使契丹》通过送别弟弟这一事件,抒发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既是对弟弟的安慰与鼓励,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倾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
四、阅读建议
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结合苏轼当时的处境与历史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同时,注意诗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与对比结构,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语:
《送子由使契丹》不仅是苏轼送别之作的代表,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感表达的典范。它以其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