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middot及其五》最全赏析及英文翻译)】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怀。在杜甫众多的诗作中,《咏怀古迹》是一组借古抒怀、寄托感慨的代表作,其中第五首尤具代表性。
一、原文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忠臣泪尽蜀山秋。
复汉存亡原在手,
空余老柏对江流。
二、字词解释
-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忠诚、智慧著称。
- 垂宇宙:意为名声流传于天地之间,形容其影响深远。
- 忠臣泪尽:形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死不渝。
- 蜀山秋:描绘了诸葛亮去世时的凄凉景象,也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 复汉存亡原在手:指恢复汉室的重任本应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但他未能完成使命。
- 空余老柏对江流:用老柏象征诸葛亮的坚贞不屈,江流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三、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感叹诸葛亮的忠贞与未竟之志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诸葛大名垂宇宙”直接点题,赞扬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不朽,体现了杜甫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次句“忠臣泪尽蜀山秋”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含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
第三句“复汉存亡原在手”是全诗的转折点,指出诸葛亮本有机会改变局势,却最终未能实现理想,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最后一句“空余老柏对江流”则以景结情,用老柏与江流的永恒对比,突出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有对现实处境的反思,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
四、英文翻译
Du Fu's "Elegy on Ancient Sites - No. 5"
Zhuge Liang's great name has echoed through the world,
A loyal minister's tears have dried in the autumn hills of Shu.
The fate of restoring Han was once in his hands,
Now only the old cypress stands facing the flowing river.
五、总结
《咏怀古迹·其五》不仅是对诸葛亮的追忆,更是杜甫对自身命运的映射。他在诗中寄托了对理想、忠诚与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位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与优美的语言,成为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