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思考(鞠增玉)】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深化。作为全国交通大市之一,潍坊在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潍坊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考。
首先,潍坊市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执法结构。过去,交通运输领域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的问题,导致执法效率不高、监管盲区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潍坊市按照“统一执法主体、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执法程序”的原则,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专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这种改革不仅提高了执法的集中性和权威性,也有效减少了重复执法和执法不公现象的发生。
其次,改革过程中注重制度建设与信息化手段的结合。潍坊市通过制定《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执法流程、权限划分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执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信息共享、案件快速处理和动态监管,提升了执法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潍坊市的改革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有待提升;二是跨部门协作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上仍需加强;三是执法标准化程度不够,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之间的执法尺度存在差异,影响了执法公正性和一致性。
对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二是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建立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的工作模式,形成监管合力;三是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执法流程和裁量基准,确保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潍坊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虽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支撑,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之路。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潍坊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必将更加高效、规范、廉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