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主题:认识自己,快乐成长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心理适应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正确表达。
- 难点:引导学生在集体中敢于表达自己,建立自信。
四、教学准备:
- 图片卡片(如开心、生气、难过等表情图)
- 彩色纸张、画笔
- 轻音乐背景(用于放松环节)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特别的课堂——‘认识自己’。你们知道什么是‘认识自己’吗?其实,就是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接着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然后请几位学生分享。
2. 情绪小课堂(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的情绪图片,如“开心”、“生气”、“难过”、“惊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表情代表的情绪。
提问:“当你看到别人笑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如果你很伤心,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情绪,老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3. 我是小小画家(15分钟)
每个学生拿到一张白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我今天的心情”,可以是笑脸、哭脸,也可以是其他形象。
完成后,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简单讲述画中表达的情绪。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如:“你画得真有创意!”
4. 快乐分享(10分钟)
组织一个“快乐分享圈”,让学生围成一圈,轮流说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或者一次成功经历。教师引导他们互相鼓励,增强自信心。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也知道了如何表达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只要我们勇敢地表达出来,就能更好地和别人相处。”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或者画一幅“我最开心的一天”。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自己的情绪,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适应力。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设计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情感引导与体验式学习,适合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