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例】一、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上午9:00—11:00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教室
三、参与人员: 全体幼儿教师、保育员、园长及部分家长代表
四、主持人: 李老师
五、活动主题: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与交流,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内容
1. 主题发言
由李老师进行主题发言,她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排队不整齐、物品乱放、不听指令等。同时,她分享了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 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
- 正面激励法: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教师经验分享
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做法:
- 王老师提到,在晨间入园时,她会组织幼儿进行“礼貌问候”活动,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主动问好的习惯;
- 张老师介绍了一种“行为打卡表”,让幼儿每天记录自己完成的小任务,如整理玩具、收拾书包等,以此强化他们的责任感;
- 刘老师强调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建议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监督和引导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
3. 分组讨论
全体教师分为三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融入行为习惯的培养?
- 面对不同性格的幼儿,应采取哪些不同的教育策略?
- 家长在行为习惯养成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各组代表依次汇报讨论结果,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积极发言,互相启发。
三、活动总结
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教师应更加注重日常细节,将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2. 鼓励教师多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3. 加强家园合作,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后续计划
1. 下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幼儿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发展”展开;
2. 计划开展一次“行为习惯养成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幼儿的行为规范;
3. 建立教师行为习惯教育案例库,便于资源共享与经验推广。
记录人: 王老师
审核人: 李园长
日期: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