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及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工作。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电气设备、动力设备、运输工具等。所有使用或管理设备的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维护保养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提前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隐患,避免突发性设备损坏。
2. 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各设备使用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台账。
3. 规范操作,科学管理: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技术标准进行维护作业,确保操作流程符合安全规范。
三、维护保养周期
根据设备种类、使用频率及重要性,制定不同的维护保养周期:
- 日常维护:由操作人员在每日工作前后进行,包括清洁、润滑、紧固、检查等基础工作。
- 周检:每周由设备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对关键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运行状态及异常情况。
- 月度保养:每月进行一次较深层次的维护,如更换易损件、调整机械部件、检测电气系统等。
- 年度大修:每年安排一次全面检修,对设备进行全面拆解、清洗、修复及性能测试。
四、维护保养内容
1. 清洁设备表面及内部灰尘、油污,保持设备整洁。
2. 检查设备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松动导致故障。
3. 润滑传动部件,确保运转顺畅。
4. 检测电气线路及控制系统,确保无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
5. 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防止意外停机。
6. 记录每次维护保养情况,形成完整的设备档案。
五、责任分工
1.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维护及初步检查,及时上报设备异常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维护计划、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保养工作,并监督执行情况。
3. 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处理复杂设备问题,优化维护方案。
六、考核与奖惩
公司将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于未按要求执行维护任务、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表现突出、维护得当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