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儿童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成长。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往往在情感陪伴、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并帮助这部分特殊群体。为此,我校特制定《中职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措施,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一、工作目标
本计划以“关爱、帮扶、引导”为核心,致力于营造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推动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联动,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
1. 建立信息档案
对本校在校就读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家庭背景、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及学习情况,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便于后续跟踪服务。
2. 开展心理辅导与情感关怀
配备专业心理教师或聘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别辅导,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同时,鼓励教师和同学多与他们交流,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
3. 加强学业支持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的情况,安排教师进行课后辅导,设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兴趣。
4.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如读书会、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5. 加强家校沟通
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联系,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保障措施
1. 成立专项工作组
由校领导牵头,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 争取社会资源支持
积极与当地村委会、公益组织、企业等合作,争取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实际帮助。
四、预期成效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 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积极性;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 构建更加和谐、温暖的校园环境;
- 推动学校社会责任感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与关怀,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