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秋天到了-20220414173705】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如天气变化、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等。
2. 语言目标: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季节变化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 秋天的图片(如落叶、水果、菊花等)
- 秋天的实物(如枫叶、松果、南瓜等)
- 音乐《秋日私语》
- 幼儿绘画材料(彩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秋日私语》,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秋天的氛围。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感觉像什么季节?”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出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 “你们看到了哪些东西?”
- “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
- “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为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幼儿使用“黄色”、“红色”、“凉爽”、“丰收”等词语进行描述。
3.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秋天的小故事,如《小兔子找秋天》:
“秋天来了,小兔子在森林里走来走去,发现树叶变黄了,苹果熟了,天气也变得凉爽了。它开心地收集果子,准备过冬。”
讲述结束后,教师提问:
- “小兔子找到了什么?”
- “秋天有哪些变化?”
- “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 语言表达练习(10分钟)
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张秋天的图片,用一句话描述图片内容。
例如:
- “我看到一片红色的叶子。”
- “树上结满了红苹果。”
- “秋天的风轻轻吹过。”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积极反馈。
5. 创意绘画(10分钟)
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鼓励幼儿用颜色和图案表现秋天的特点,如落叶、果实、蓝天等。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总结秋天的主要特征。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请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并和大家分享。”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秋天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经验,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五、注意事项:
- 注意引导幼儿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避免方言干扰。
- 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持课堂秩序,确保幼儿安全。
附:教学资源推荐
- 图片素材:秋天的风景、农作物、动物过冬等。
- 儿童绘本:《秋天来了》《美丽的秋天》《小熊的秋天》等。
- 音频资源:《秋风吹》《秋天的童话》等儿童歌曲。
---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适用于幼儿园秋季主题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