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计划。本计划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材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教学安排,力求科学、系统、可行,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等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与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四个单元,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思维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法治精神的核心内涵等。
-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思考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性。
2. 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附表)
|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方式 |
|------|----------|----------|-----------|
| 第1周 | 第一单元导语及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 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 讲授+讨论 |
| 第2周 | 第二课《理解权利与义务》 | 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 | 案例分析+讲解 |
| 第3周 | 第三课《人民当家作主》 |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 | 视频展示+小组讨论 |
| 第4周 | 第四课《崇尚法治精神》 | 学习法治精神的内涵,增强法治意识 | 小组探究+演讲 |
| 第5周 | 单元复习与测试 | 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 复习+测验 |
| 第6周 | 第二单元导语及第五课《走进法治时代》 | 了解法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讲授+阅读 |
| 第7周 | 第六课《全面依法治国》 | 掌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案例分析+讨论 |
| 第8周 |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 理解自由与平等的法律含义 | 小组合作+分享 |
| 第9周 |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 学会辨别公平与正义的行为 | 情境模拟+反思 |
| 第10周 | 单元复习与测试 | 巩固第二单元知识 | 复习+测验 |
| 第11周 | 第三单元导语及第九课《我们的梦想》 |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 讲授+讨论 |
| 第12周 | 第十课《凝聚中国力量》 | 体会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 视频观看+讨论 |
| 第13周 | 第十一课《共圆中国梦》 | 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 | 情感教育+演讲 |
| 第14周 | 单元复习与测试 | 巩固第三单元知识 | 复习+测验 |
| 第15周 | 第四单元导语及第十二课《创新改变生活》 | 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案例分析+讨论 |
| 第16周 | 第十三课《共享发展成果》 | 了解共同富裕的理念与实践 | 小组探究+报告 |
| 第17周 | 第十四课《建设美丽中国》 | 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情境教学+辩论 |
| 第18周 | 单元复习与测试 | 巩固第四单元知识 | 复习+测验 |
| 第19周 | 总复习与期末测评 | 全面总结所学内容 | 复习+综合测评 |
六、教学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
2. 阶段性评价: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或主题报告。
3. 终结性评价:期末进行统一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建议
1.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关注时事热点,丰富教学内容。
2.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提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在思考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