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乃旱成语故事】“龙多乃旱”这个成语,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因为通常我们听到的成语是“龙多不治水”,或者是“龙多无雨”。但“龙多乃旱”虽不常见,却有着深刻的寓意,背后隐藏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座名为“云泽”的大湖,湖水丰沛,四季不涸。当地百姓依靠这片湖泊生活,种田、捕鱼、饮水皆依赖于此。然而,随着人口增多,人们对湖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有人提议在湖中修建一座龙庙,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
于是,人们请来工匠,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龙庙,庙中供奉了五条龙像。他们相信,只要龙神在庙中安坐,就能为人间带来雨水和丰收。起初,确实有几次大雨降临,百姓欢欣鼓舞,认为这是龙神显灵。
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湖水开始干涸,庄稼枯萎,百姓纷纷抱怨:“龙那么多,怎么反而没有雨了?”有人提出质疑:“难道龙神不灵了吗?”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龙神是否灵验,而在于人心的贪婪。原本一条龙就足以护佑一方,可当五条龙同时被供奉时,龙神之间产生了争执与矛盾,谁也不愿独自承担降雨的责任,反而互相推诿。最终,龙神不再降下甘霖,湖水干涸,土地龟裂,百姓陷入困境。
后来,一位智者看穿了其中的道理,他说:“龙多则乱,众神难协。若人心不一,神力亦难济。”他建议百姓撤去多余的龙像,只保留一条真龙,重新修缮庙宇,以诚心敬奉。果然,不久之后,天降甘霖,湖水恢复,百姓重获生机。
“龙多乃旱”这一成语,正是源于这段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贪多,人心不齐,反而会事倍功半。就像龙一样,若太多而不协调,反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精简、专注、团结,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这个故事虽然古老,但其道理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