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middot及此处情怀欲问天原文及赏析)】《山花子》是词牌名,属于宋词中较为常见的调式之一。其句式长短错落,音韵悠扬,适合表达细腻情感。而“此处情怀欲问天”则是一句极具情绪张力的句子,常被用于抒发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愁绪与感慨。本文将围绕这一标题,解析该词的原文内容,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情感意蕴。
一、原文
> 山花子 · 此处情怀欲问天
>
> 柳絮飘零满地霜,寒窗独坐夜微凉。
> 烛影摇红人未语,泪千行。
>
> 此处情怀欲问天,浮生若梦几回还?
> 欲把心事托鸿雁,却无凭。
二、词作背景与风格
这首《山花子》虽未明确作者,但从其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来看,应为宋代或明清时期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位孤寂女子在冬夜独坐的情景,通过“柳絮飘零”、“寒窗独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
整首词以“此处情怀欲问天”为核心,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她试图向苍天倾诉自己的心事,却终究无人可诉,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孤独与忧伤。
三、逐句赏析
第一句:
“柳絮飘零满地霜”
柳絮象征着离别与漂泊,而“满地霜”则暗示了季节的寒冷与心情的冷清。此句以景写情,渲染出一种萧瑟之感。
第二句:
“寒窗独坐夜微凉”
“寒窗”不仅指物理上的寒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孤寂。夜深人静时独坐窗前,更添几分凄凉之意。
第三句:
“烛影摇红人未语”
烛光摇曳,映照着一个人的影子,却始终没有言语。这种无声的状态,恰恰表现了内心深处无法倾诉的痛苦。
第四句:
“泪千行”
泪水如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绝望。
第五句:
“此处情怀欲问天”
这是全词的核心句,直白地表达出主人公对命运的不满与对情感的渴望。她想向天询问为何自己要承受如此多的苦难。
第六句:
“浮生若梦几回还”
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这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
第七句:
“欲把心事托鸿雁”
古人常用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之情。此处诗人想将自己的心事寄予远方,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第八句:
“却无凭”
最终,所有的希望都落空,一切皆无凭据,徒增惆怅。
四、情感分析
整首词以女性视角展开,情感真挚动人。词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对爱情的失落、对人生的迷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使得整首作品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此处情怀欲问天”一句,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整首词情感的高潮所在。它不仅仅是对天的质问,更是对命运、对人生、对情感的一种深刻反思。
五、结语
《山花子 · 此处情怀欲问天》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一首极具感染力的宋词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捕捉,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与人生时的普遍心境。读罢此词,仿佛能感受到那夜风中的叹息,以及心中那份无法诉说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