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增强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附有参考答案,供教师教学使用或学生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礼仪?
A. 保持安静
B. 随地吐痰
C. 主动让座
D. 礼貌问好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
A. 只有富人才能遵守法律
B. 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C. 法律只对某些人有效
D. 法律只对成年人有效
3. 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做到:
A. 大声喧哗
B. 爱护公共设施
C. 随意丢垃圾
D. 不遵守交通规则
4. 下列哪项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A. 嘲笑别人
B. 倾听他人讲话
C. 打断别人说话
D. 不理睬别人
5. 法治社会的核心是:
A. 个人权力至上
B. 法律至上
C. 权力大于法律
D. 一切由领导决定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随意破坏教室里的物品。()
2. 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 小明看到同学被欺负,选择视而不见,这是正确的做法。()
4.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益的工具。()
5. 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列举三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公共秩序规则。
2. 为什么说“法律是社会的底线”?
四、材料分析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红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她立刻跑过去扶起老人,并叫来了救护车。她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问题:
(1)小红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五、作文题(10分)
题目:我眼中的“法治”
要求: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的事情,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字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B
5. B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简答题
1. 示例:排队等候、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等。
2. 因为法律保障了人们的权利和自由,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防止了权力滥用,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四、材料分析题
1. 体现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勇敢负责等道德品质。
2. 我们应该主动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正能量,传递温暖。
五、作文题(略)
通过这份试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积极准备,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