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解题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破十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通过“拆分”和“凑整”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快速地进行计算。本文将对“破十法”的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应用步骤。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又称“拆十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把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的组合,从而简化运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决像“13 - 5”、“8 + 6”等题目。
二、破十法的解题步骤
1. 进位加法(如:8 + 6)
步骤 | 操作说明 | 示例 |
1 | 将其中一个数拆成“10”和余数 | 8 = 10 - 2,或者6 = 10 - 4 |
2 | 把另一个数加上“10” | 8 + 10 = 18 |
3 | 减去拆出来的余数 | 18 - 2 = 16 |
结果:8 + 6 = 16
2. 退位减法(如:13 - 5)
步骤 | 操作说明 | 示例 |
1 |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余数 | 13 = 10 + 3 |
2 | 先用“10”减去减数 | 10 - 5 = 5 |
3 | 再加上余数 | 5 + 3 = 8 |
结果:13 - 5 = 8
三、破十法的应用场景
题型 | 举例 | 破十法适用性 |
进位加法 | 7 + 5, 9 + 4 | ✅ 适用 |
退位减法 | 12 - 6, 15 - 7 | ✅ 适用 |
一般加法 | 3 + 4, 5 + 2 | ❌ 不适用 |
一般减法 | 8 - 3, 9 - 5 | ❌ 不适用 |
四、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特别适合初学者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规律。通过将数字拆分为“10”与另一部分,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进位和退位的过程,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使用时要注意,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涉及“10”的进位或退位问题,对于普通的加减法则不建议使用。
结语:
“破十法”不仅是数学学习中的实用技巧,更是培养孩子数感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一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破十法解题过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