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的成语故事是什么】“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两地之间距离非常近,仅有一条水道相隔。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源自南北朝时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一、成语故事总结
“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朝统一中国后,陈朝灭亡,陈后主被俘。隋文帝杨坚在接见陈后主时说:“朕为天下父母,岂不能爱一衣带水之人乎?”意思是:我作为天下的君主,怎么会不关心像一条衣带般狭窄的水域那边的人呢?这句话后来演变为“一衣带水”,用来形容两国或两地之间虽有江河相隔,但关系密切、距离很近。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地理上的接近,也隐含了情感和政治上的联系,常用于描述两岸关系、邻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等。
二、信息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原意 | 指两地之间仅有一条水道相隔,距离极近 |
引申义 | 表示两国、两地之间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历史背景 | 南北朝末期,隋朝统一中国,陈后主被俘 |
典故来源 | 隋文帝杨坚对陈后主的感慨 |
使用场景 | 描述地理接近、情感亲密的关系,如两岸关系、邻国交流等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比喻距离虽远但心相近,或强调友好关系 |
三、结语
“一衣带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即使地理上看似遥远,只要心与心之间没有隔阂,便能跨越一切障碍,建立深厚的联系。在今天,这一成语依然适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亲近关系。
以上就是【一衣带水的成语故事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