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

2025-10-12 13:19:55

问题描述: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13:19:55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乐不思蜀”是一个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人安于现状、忘记故土或过去。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充满讽刺意味,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

一、故事总结

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后,刘禅(蜀汉后主)被俘,被迫迁往洛阳。在魏国的安排下,他住在洛阳的一座府邸中,生活富足。然而,他却对故乡蜀地毫无思念之情,反而在宴会上表现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一次,司马昭问刘禅:“你是否想念蜀地?”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后来成为“乐不思蜀”的出处,意为“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地”。

这一行为被后人视为懦弱、缺乏气节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刘禅是为了保全性命而选择隐忍。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出处 刘禅在洛阳时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时间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后
主要人物 刘禅(蜀汉后主)、司马昭(魏国权臣)
故事背景 蜀汉被魏国所灭,刘禅被俘至洛阳
成语含义 安于现状,忘却故土,缺乏思乡之情
后世评价 多用于批评人缺乏志向或气节,也有观点认为是权宜之计

三、总结

“乐不思蜀”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刘禅的选择虽然被人诟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生存智慧。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选择是一种考验,而“思乡”与“安逸”之间的平衡,也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以上就是【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