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左传

2025-10-16 17:30:03

问题描述: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左传,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17:30:03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左传】“失信不立”出自《左传》,是古代典籍中关于国家治理和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重要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或个人失去了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也无法赢得他人的支持与信任。

一、原文出处

“失信不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如下:

> “夫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失信不立,弃德不祥。”

这句话强调了“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失去了信用,国家就无法稳固,个人也难以立足。

二、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失信 指失去信用、违背诺言或承诺
不立 指无法立足、无法生存或无法得到认可
国之宝 指信用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和支柱
民之所庇 指人民依赖信用来维持生活和秩序

三、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与外交往来,诚信成为维系国家关系的重要基础。《左传》中的这段话正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它不仅适用于国家层面,也适用于个人行为。

- 国家层面:一个国家若屡次背信弃义,将失去盟友和民心,最终导致内忧外患。

- 个人层面:一个人若失信于人,将难以获得他人信任,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四、总结

“失信不立”是《左传》中关于诚信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信用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做人做事时要讲求诚信,才能赢得尊重与长久的发展。

项目 内容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含义 失信则无法立足
核心思想 诚信为立国之本,立身之基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重视信用,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失信不立”的含义及其出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智慧对现代生活的指导作用。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

以上就是【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左传】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