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十上不第的意思

2025-10-16 21:43:31

问题描述:

十上不第的意思,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21:43:31

十上不第的意思】“十上不第”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中榜。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屡试不第、功名未遂的无奈与坚持。

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考生需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最终获得功名。而“十上不第”则说明此人已经尝试了十次以上,却仍未成功。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挫折、压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十上不第
拼音 shí shàng bù dì
出处 出自《新唐书·李商隐传》:“十上不第,终老无成。”
含义 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榜,表示屡试不第、功名未遂
用法 多用于形容读书人或士子的科举之路艰难
情感色彩 带有悲凉、遗憾、坚韧的情感

二、历史背景

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许多士子一生都在为考取功名而奋斗。然而,由于竞争激烈、考试难度大,很多人即使努力多年也难以中榜。因此,“十上不第”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严格性。

三、文化意义

1. 体现坚持精神:虽然屡战屡败,但依然不放弃,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残酷竞争和人生无常。

3. 文学意象:常被文人用来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十上不第”虽不再指科举考试,但可以引申为:

- 在考试、求职、创业等过程中多次失败;

- 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 用于鼓励他人在失败后继续努力。

五、总结

“十上不第”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士子的艰辛历程,也传递出一种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情感共鸣。

总结要点 内容
含义 多次考试未中,功名未遂
背景 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常见现象
精神 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现代意义 鼓励面对失败继续前行
文化价值 体现传统价值观与人生哲理

以上就是【十上不第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