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者古诗】“鸢飞戾天者”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原文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让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也感到心生敬畏,暂时放下俗务。
一、
“鸢飞戾天者”原意是形容鹰飞得很高,直冲云霄。在《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借这一意象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文章通过描绘富春江两岸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
该句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自然之美可以净化心灵,使人从繁杂的世俗中抽离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二、相关资料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
原文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释义 | 鹰飞得高入云端,看到山峰便停止飞翔;忙于政务的人,看到山谷也会忘记返回。 |
意象 | 鸢(鹰)、天、峰、谷,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触动 |
主题 | 赞美自然、超脱名利、向往宁静生活 |
文学价值 |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山水散文的代表之作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也要关注内心与自然的连接 |
三、结语
“鸢飞戾天者”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与成功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的归宿。正如古人所言,山水之间,自有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