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后叙原文】《张中丞后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散文,旨在为名将张巡(张中丞)及其部下在安史之乱中英勇抗敌的事迹进行辩白和颂扬。文章通过叙述张巡、许远等人在睢阳保卫战中的事迹,赞扬了他们的忠义精神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对当时一些人对张巡的误解进行了澄清。
一、
《张中丞后叙》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文章开头提到李翰曾撰写《张巡传》,但因某些原因未能流传。韩愈认为张巡的事迹值得铭记,因此写下这篇“后叙”,补充其生平事迹,并反驳当时对张巡的不实言论。
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 张巡与许远共同守卫睢阳,抵抗叛军;
- 张巡智勇双全,临危不惧;
- 许远为人宽厚,有大局观;
- 在城破之后,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人英勇就义;
- 韩愈对当时社会上对张巡的误解表示不满,强调其忠义精神。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表格
人物 | 身份 | 主要事迹 | 精神品质 |
张巡 | 唐代名将,曾任中丞 | 守卫睢阳,誓死抗敌;智勇双全 | 忠义、勇敢、坚毅 |
许远 | 与张巡共守睢阳 | 为人宽厚,顾全大局 | 忠诚、仁厚、大义 |
南霁云 | 张巡部将 | 拒绝投降,誓死殉国 | 忠诚、刚烈、英勇 |
李翰 | 文学家 | 曾作《张巡传》 | 善于记录英雄事迹 |
叛军 | 安史之乱中的敌人 | 攻打睢阳,最终攻陷 | 侵略者、反面角色 |
三、文章特点与价值
- 历史真实性:韩愈基于事实写作,力求还原张巡的真实形象;
- 思想深度:不仅讲述事迹,更探讨忠诚、气节、牺牲等道德观念;
- 语言风格: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现实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章起到了弘扬正气、激励人心的作用。
四、结语
《张中丞后叙》是一篇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也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义精神。韩愈通过对张巡等人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正义的坚持。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以上就是【张中丞后叙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