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什么意思】“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意是“吴地的阿蒙”,用来指代东吴名将吕蒙。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对人学识浅薄、没有出息的讥讽,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学习后有了显著进步,不再像以前那样。
一、
“吴下阿蒙”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中,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后来勤奋学习,才略大进,鲁肃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况君乎!”于是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的阿蒙了。
后来,“吴下阿蒙”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既可以表示一个人原本平庸、见识浅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后有了显著提升,不再像从前那样。
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一个人通过学习或经历成长后的变化,但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具体要看语境。
二、表格形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吴下阿蒙 |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 原意 | 指东吴名将吕蒙,后泛指见识浅薄的人 |
| 引申义 | 1. 表示某人原本平庸,后来有所进步 2. 有时带轻微讽刺意味,指人学识不足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褒义,强调个人成长与改变 |
| 使用场景 | 1. 赞扬他人进步 2. 自我反思或调侃自己过去 |
| 相关典故 | 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勤学后才略大进,鲁肃称其“非复吴下阿蒙” |
三、结语
“吴下阿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启示: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可能的,只要肯努力,就能摆脱“吴下阿蒙”的标签,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以上就是【吴下阿蒙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