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如何填列】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变动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重要影响。其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属于调节净利润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重要调整项。
以下是对这两项内容的总结及填列方法说明:
一、概念解释
1. 经营性应收项目: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 减少:表示企业收回了以前期间的应收账款,增加了现金流入。
2. 经营性应付项目: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等而形成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 增加:表示企业延迟支付了应付款项,减少了现金流出。
二、填列原则
根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间接法),净利润需要通过调整非现金项目和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变动,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调整项目 | 变动方向 | 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 填列方式 |
|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 减少 | 增加现金流入 | 在“调整项目”中列示为正数 |
|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 增加 | 减少现金流出 | 在“调整项目”中列示为正数 |
三、填列示例
假设某公司净利润为100万元,其中:
-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了20万元;
-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15万元。
则在现金流量表中,需对净利润进行如下调整:
```
净利润:100万元
+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20万元
+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15万元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万元
```
四、注意事项
1. 区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仅考虑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应收应付项目。
2. 数据来源:通常来源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3. 避免重复调整:确保每一项调整只计算一次,不与其他调整项重叠。
五、总结
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是重要的调整项。它们分别反映了企业现金回收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变化,正确填列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现金流状况。
| 项目 | 填列方式 | 说明 |
|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 | + | 表示现金流入增加 |
|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 + | 表示现金流出减少 |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项目,可以更真实地体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以上就是【下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如何填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