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参考答案(典型题)】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下面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并附有详细的解答过程,供参考和练习。
一、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
题目1: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剩下的2/5,还剩3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解析:
设全书为x页。
第一天看了x/4页,剩下x - x/4 = 3x/4页。
第二天看了3x/4 × 2/5 = 3x/10页。
两天共看了x/4 + 3x/10 = (5x + 6x)/20 = 11x/20页。
剩下的页数为x - 11x/20 = 9x/20 = 30页。
解得:x = 30 × 20 ÷ 9 = 66.67(不符合实际,说明题目可能存在设定问题或需重新审题)
正确思路:
若题目为“第二天看了第一天剩余的2/5”,则剩余页数为30页,可重新列式:
第一天后剩余:3x/4
第二天看了:3x/4 × 2/5 = 3x/10
剩余页数:3x/4 - 3x/10 = (15x - 6x)/20 = 9x/20 = 30
解得:x = 30 × 20 ÷ 9 = 66.67(仍不合理)
结论: 题目数据可能需要调整,建议使用整数设定。
二、比例与比的应用题
题目2:
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他们工作时间之比为3:4:5,工资总额为2400元。按工作时间分配工资,每人各得多少?
解析:
总份数:3+4+5=12份
甲:2400 × 3/12 = 600元
乙:2400 × 4/12 = 800元
丙:2400 × 5/12 = 1000元
三、圆与几何应用题
题目3:
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取3.14)
解析:
周长C = 2πr → r = C/(2π) = 31.4 / (2×3.14) = 5米
面积S = πr² = 3.14 × 5² = 3.14 × 25 = 78.5平方米
四、行程与相遇问题
题目4:
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公里,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后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解析:
两人速度之和:6 + 4 = 10公里/小时
距离 = 速度 × 时间 = 10 × 2 = 20公里
五、工程问题
题目5: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解析:
甲每天完成1/10,乙每天完成1/15
合作每天完成:1/10 + 1/15 = 3/30 + 2/30 = 5/30 = 1/6
所以合作需要6天完成。
六、利润与折扣问题
题目6:
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打八折后出售,求现价是多少?若商家希望获得10%的利润,那么成本价应为多少?
解析:
现价:200 × 0.8 = 160元
设成本价为x元,售价160元,利润率为10%,即:
160 = x × (1 + 10%) = 1.1x
x = 160 ÷ 1.1 ≈ 145.45元
七、统计与图表分析题
题目7:
某班学生身高统计如下表所示:
| 身高(cm) | 人数 |
|------------|------|
| 130-139| 5|
| 140-149| 12 |
| 150-159| 18 |
| 160-169| 10 |
| 170-179| 3|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哪一组的人数最多?
(3)身高在150cm以上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
(1)5+12+18+10+3=48人
(2)150-159组人数最多,共18人
(3)18+10+3=31人
总结: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种类繁多,涵盖分数、比例、几何、行程、工程、统计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练习,不仅能提升解题技巧,还能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议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审题、理清思路,逐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如需更多练习题或详细解析,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