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气压带与风带知识点】在高考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气压带与风带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内容之一,尤其在广东地区的高考中,这一部分常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掌握好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对于提高地理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压带与风带的基本概念
地球表面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不同纬度地区温度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压系统。这些气压系统在地球自转和地表性质的影响下,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是指地球上某些纬度范围内,由于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而形成的高压或低压区域。常见的气压带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风带则是指由于气压差异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上的风系。根据地球自转的偏向力(科里奥利力),风向会发生偏转,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带,如赤道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二、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
1.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约0°—5°),由于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
2. 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北纬30°左右,是由于空气在高空下沉形成,属于高气压区。
3. 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南北纬60°附近,是冷暖空气交汇处,空气抬升形成低压。
4. 极地高压带:位于南北极附近,由于气温极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区。
风带方面:
- 赤道信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 中纬西风带: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盛行西风,影响温带地区的天气。
- 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高压区,风向为极地东风,多为寒冷干燥的风。
三、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
-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 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燥少雨。
-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均匀,气候温和。
四、高考常见考点与题型分析
在2018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中,气压带与风带相关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图识别: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名称。
2.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结合具体地区,分析其气候特征与气压风带的关系。
3. 季节变化与气压风带移动:考查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理解,如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压带北移等。
五、备考建议
1. 理解基本原理: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结合地图记忆:通过绘制或观察世界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加深印象。
3. 联系实际案例:如分析某地的气候类型,结合气压风带进行解释。
4. 多做真题练习:通过历年高考真题,熟悉出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综上所述,气压带与风带是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好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也能提升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整体理解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