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沈园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沈园二首》的创作背景及诗人情感表达。
- 掌握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柳”、“酒”、“梦”等。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诵读体会、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
- 结合陆游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深层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陆游对爱情的执着与悲怆,体会其深沉的家国情怀。
-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掌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 难点:体会陆游在诗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包括对爱情的追忆、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国家的忧思。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陆游简介、沈园图片、诗歌朗诵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陆游及其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是否听说过‘红酥手,黄縢酒’这句诗?它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引导学生回忆或查找相关资料,引出陆游及其《沈园二首》。
2. 文本初读(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
- 教师播放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 提问: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作者与背景介绍(10分钟)
- 介绍陆游的生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
- 介绍沈园:陆游与唐婉被迫分离后,曾在沈园重逢,写下这两首诗。
- 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背景对诗歌情感有何影响?
4. 逐句赏析(20分钟)
- 第一首: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描写当年与唐婉共饮的情景,以“红酥手”“黄縢酒”展现美好回忆。
- “满城春色宫墙柳”暗示环境优美,却也暗含物是人非之意。
- 第二首: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痛苦,“东风恶”象征外力破坏幸福。
-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写出诗人长久的思念与孤独。
-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柳”象征离别,“酒”寄托深情。
5. 合作探究(15分钟)
- 分组讨论:
- 你认为陆游在这两首诗中主要想表达什么情感?
- 如果你是唐婉,面对这样的诗句,会有何感想?
- 诗中有哪些句子最打动你?为什么?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情感升华(10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 陆游的爱情故事与他的爱国情怀之间有什么联系?
- 从古至今,人们为何会对爱情悲剧产生共鸣?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爱”与“遗憾”的理解。
7.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
《沈园二首》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家国情怀的佳作。
-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沈园二首》。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爱情与命运”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陆游《沈园二首》
|
创作背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
情感主题:哀怨、思念、无奈
|
诗歌特色: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陆游的情感世界,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今后可进一步拓展相关作品,如《钗头凤》等,深化学生对陆游诗歌风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