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寿命的雅称

2025-10-16 17:36:39

问题描述:

寿命的雅称,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17:36:39

寿命的雅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生命的延续和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思考,因此在文学、诗词、历史记载中,常常会用一些文雅而富有寓意的词语来指代“寿命”。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也展现了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下是对“寿命的雅称”的总结与整理。

一、寿命的常见雅称总结

雅称 含义说明 出处/使用背景
年寿 指人的寿命长短 古代常用,如《史记》中多见
天年 上天赐予的寿命 常用于祝愿长寿或形容自然死亡
遐龄 长寿、高龄 多用于祝寿或赞美长辈
期颐 百岁之寿 出自《礼记·曲礼上》,指百岁老人
松龄 象征长寿的松树之年 常用于祝寿或比喻长久
鹤寿 鹤为长寿象征 多用于祝福长寿或表达对长者的敬意
耄耋 八九十岁 表示高龄,常用于描述老年人
古稀 七十岁 出自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花甲 六十岁 以干支纪年循环一次为花甲
杖乡 七十岁 古代七十岁可拄杖行走,故有此称

二、文化意义与使用场景

这些“寿命的雅称”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美化,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常出现在诗词、祝寿贺词、碑文、家谱等场合,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长寿的向往。

例如,“期颐”一词,不仅表示百岁高龄,还带有一种庄重与神圣感,常用于对长辈的尊称;“松龄”、“鹤寿”则通过自然界的象征物来表达长寿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诗意色彩。

此外,这些雅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龄阶段的划分和尊重,如“古稀”、“花甲”等,不仅是年龄的标记,更是人生阶段的一种文化认同。

三、结语

“寿命的雅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而富有韵味的部分。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更是承载着民族情感、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符号。了解这些雅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与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虽然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这些雅称,但它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与传承。

以上就是【寿命的雅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