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一、活动名称
假期安全我知道
二、适用年龄
小班(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假期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乱吃东西等。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行为习惯。
四、活动准备
1. 安全教育图片或动画视频(如“不要跟陌生人走”、“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等)。
2. 安全标志卡片(如“禁止烟火”、“小心台阶”等)。
3. 小道具(如玩具电话、小手电筒等)用于情景模拟。
4. 教师提前准备好安全儿歌或故事。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放假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吗?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情?”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情景导入(10分钟)
播放一段简短的安全教育动画或图片,内容包括:
- 不跟陌生人走
- 不随便吃陌生人的食物
- 不玩火、不触碰电源
-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 不在河边玩耍
观看后,教师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一:我是安全小卫士
教师出示各种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说出标志的含义,并模仿正确的做法。例如:看到“禁止烟火”的标志时,要告诉别人不能玩火。
游戏二:安全小剧场
教师设计几个简单的场景(如“一个人在家”、“遇到陌生人”),请几名幼儿扮演角色,其他幼儿观察并指出其中的危险行为,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4.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简单易记的安全儿歌,如:
> “放假了,真高兴,
> 但也要注意安全行。
> 不跟陌生人走,
> 不吃陌生人的糖。
> 玩火要小心,
> 电源别乱碰。
> 过马路要走人行道,
> 安全第一记心中。”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强调假期中要听大人的话,远离危险。同时提醒家长配合,在家中也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
六、活动延伸建议
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假期安全小贴士”海报,增强家庭参与感。
2. 教师可将本次活动内容整理成图文资料,发送给家长,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但在情景模拟环节中,部分幼儿表现得较为害羞,今后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趣味性的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温馨提示:本教案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需求。